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中國哲學方法論研究
A Study on Methodology of Chinese Philosophy 
開課學期
100-1 
授課對象
文學院  哲學研究所  
授課教師
李賢中 
課號
Phl7376 
課程識別碼
124 M087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五2,3,4(9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哲研討室三 
備註
總人數上限:15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01chinesemetho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本課程研討中國哲學的方法問題,包括傳統中國哲學家的思考方法,及現代中國哲學的研究方法。在研究方法上,從文本的確立、理論的建構、比較與評價及創造性思考等方面進行研究。 

課程目標
本課程將對中國哲學之原典文獻進行不同類型的分析探討。使學習者掌握並熟悉研究方法之操作,以拓展他們的視野與研究之深度與廣度。 
課程要求
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另約時間 
指定閱讀
1. 周桂鈿《中國哲學研究方法論》(太原:山西教育出版社,2006年7月)
2. 李賢中〈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省思〉《哲學與文化》395期「中國哲學方法論專題」(2007年4月)頁7-24
3.李賢中〈中國哲學研究方法之探析〉山東大學《文史哲》304期, 2008年1月, 頁38-44
 
參考書目
1. 李賢中著《墨學-理論與方法》(台北:揚智文化公司,2003年10月)
2. 張立文著《中國哲學邏輯結構論》(北京: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,1989年10月)
3. 蔡尚思《中國思想研究法》(上海:復旦大學,2001年4月)
4. 鄭宗義〈知識、思辯與感觸-試從中國哲學研究論牟宗三先生的方法論觀點〉《鵝湖學誌》第18期,1997年6月
5. 沈清松〈從「方法」到「路」-項退結與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〉《哲學與文化》第32卷第9期,2005年9月
6. 劉笑敢〈反向格義與中國哲學方法論反思〉《哲學研究》2006年第4期
7. 蒙培元〈中國哲學的方法論問題〉《哲學動態》2003年第10期
8. 李賢中〈孟荀辯論觀比較〉《重慶工學院學報》2008年第7期,7月25日。頁24-28。
9. 周雲之《名辯學論》(瀋陽:遼寧教育出版社,1996年9月)
10. 曾春海等《中國哲學概論》(台北:五南圖書出版公司,2005年9月)
11. Rosker, Jana S. Searching for the Way: Theory of Knowledge in Pre-modern and Modern China (Hong Kong, The Chinese University, 2008).
12. Chen, Derong,”Category and Meaning: A Critical Study of feng Youlan’s Metaphysics.” Doctoral dissertation of Department of East Asian Studies, University of Toronto, 2005
13.張岱年《中國哲學大綱》雲林:藍燈出版社,1992。
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
No.
項目
百分比
說明
1. 
課堂討論 
30% 
 
2. 
課堂報告 
30% 
 
3. 
期末報告 
40% 
 
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1週
9/16  1. 中國哲學方法論的研究意義與研究對象











 
第2週
9/23  2. 開墾之路的不同類型(1) 
第3週
9/30  3. 開墾之路的不同類型(2) 
第4週
10/07  4. 《周易》的思維方法 
第5週
10/14  5. 老、莊的思維方法 
第6週
10/21  6. 孔、孟思維方法 
第7週
10/28  7. 荀子思維方法 
第8週
11/04  8.理解與詮釋 
第9週
11/11  9. 觀察之路-中國哲學研究方法 
第10週
11/18  10. 理論重構(中國哲學邏輯結構論) 
第11週
11/25  11. 本體詮釋與創造詮釋 
第12週
12/02  12. 基源問題研究法 
第13週
12/09  13. 主導題材與比較研究法 
第14週
12/16  14. 中國現代哲學中的方法論意識(馮友蘭、金岳霖)
 
第15週
12/23  15. 牟宗三的方法論觀點
 
第16週
12/30  16. 直覺與意象思維方式、
中國哲學方法論中的實踐與體悟
 
第17週
1/06  17. 中國哲學的思維特質
 
第18週
01/13  期末報告